陈厚群:在实践中成长的感悟

发布时间: 2018-09-26

  访谈时间:2017年10月11日

  访谈地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陈厚群院士办公室

  受访人:陈厚群

  访谈人:胡晓(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

  访谈时长:约35分钟

  内容摘要:陈厚群院士简要回顾了征战科研第一线60年来的个人成长经历,从“爱国是动力,敬业是前提,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团队是依托”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实践中成长的感悟。

  

  访谈正文

  访谈者(胡晓):陈院士,请您结合个人经历,谈谈您是如何从一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同时,还请您分享一下在科研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

  陈厚群:在回首科研战线征战的历程中,也不断反省自己在人民培育下,在科研工作中成长的感悟,我把它简要归纳为:“爱国是动力,敬业是前提,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团队是依托”。

1 爱国是动力

  我首先思考的是,激励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动力来自何方?

  这使我常想起1981年,经美国土木工程学会推荐,在美国HARZA公司任聀时,在一次华人同事召集伪周末聚会中,对一位并不相识的客人的关于‘新中国到底干了些什么?’责问的回答,“最主要的是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再不任人欺凌了。”历经日寇侵占时苦难童年、和抗战胜利后,官员腐败、物价飞涨、社会动荡不安中困惑和彷徨青少年时期,‘建设一个强大祖国’的夙愿,正是激励着我的动力之源。我体会到‘盼祖国强大、要回报人民’的心愿,应该是‘成才’的最原始动力,是人才最基本的素质,也是知识分子应具有的“德”的基础。我逐渐理解到,所谓‘人才’,首先是做好一个人,一个大写的人,然后才能‘成才’,为此,常告诫自己,要做到大写的人,并不容易,要努力终生,有多方面的要求,但有一颗‘爱国心’是最基本的。

2 敬业是前提

  其次,我思考的是,如何才能实现这个夙愿的途径。在从事科研60年的崎岖征途中,几经迂回曲折的弯路,才对“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似乎有了一些领悟。

  关于“做什么?”的问题,在今天,当我们选择专业和工作时,如果真了解自己的特长,又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当然是正当要求,一般也会更容易成功。但在我们那个时代,在追求思想进步的要求下,‘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确是出自内心的较普遍想法。我在留学苏联选专业时以及回国后分配工时,也都是这么填写志愿的。其实,到今天我才感悟到,其实不管搞什么专业和在什么岗位,只要肯下决心,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断积累和总结,总是可以成功的。所谓‘熟能生巧’嘛!鲁迅先生说:“路是人走出来的”。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中说:“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踏平坎坷成大道”。我理解,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下决心干好这一行,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敬业”精神吧!这正是“行行出状元”、或者说是成功和成才的必要前提吧!

  我是从事水工抗震科研工作的,但我在学校却从未学过什么‘抗震’。1961年新丰江大坝发生了地震,大坝需要抗震加固,院、所领导要我组建“抗震组”进行研究。那时,我对抗震这个学科可说是一窍不通,连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也搞不清楚。感到十分苦恼和困惑。但既然是工作需要,就有了刻苦学习的最大动力。我相信‘边干边学’,‘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唯一可行的途径,也是一定可以学会和做好的。从此,我就和抗震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

  至于“怎么做?”的问题,我从亲身经历中感悟到,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说的:“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3 学习是基础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毕生都在不断的边干边学中,所以,关于学习,我的体会是:

  第一是要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学。因为在今天知识发展和更新这么快,可说是‘学海无边’,而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总是有限的。当然,作为一个从事工程科研人员,所研究的问题应当是来自与本专业有关的急需解决的工程难题,而不是从文献中去寻找要研究的问题。只有紧紧围绕自己在‘干’中遇到的问题,把它时刻放在心上,做一个‘有心人’,‘有的放矢’地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去学,才能更有效、较敏感地从相关学科和领域中,发现和得到能为我所用的启发。很重要的是不断积累和总结。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我养成了记卡片的习惯。每当我学习一份资料后,总要把主要內容和心得体会,用蝇头小字归纳整理成卡片,再分别归类。至今已积累了数十个类别的数千張卡片,往往有时写一张正反两面的卡片,需要化费1-2个小时。这不仅起到鞏固了学习成果的作用,也便于随时携带和查询,成为我头脑的‘外存’,特别在记忆力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的今天,尤得其益。

  第二是,从文献、资料等书本中学习固然十分重要,干水工抗震这一行的,尤其需要不断夯实数学、力学的根基。但同样重要的是要向周围的人们学习,我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抓住机会,虚心向人请教。我的计算机应用就是向不少人、包括我的学生不断学习的。‘学问’是离不开一个‘问’字的。‘学问’是多‘问’才能‘学’到的。这个‘问’字的一个方面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这是做学问的基本态度之一,特别在当选院士后,更成为我经常告诫自己的警句。我深感,当选院士,只是说明过去努力工作,在某个专业方面取得的成果为同行所认可。但只这是过去的事,并不说明在创造高峰期已过、已不能全力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今天,仍有什么‘权威’可言。尤其是,过去得到承认的也只是在某个专业方面的贡献,绝对不是因而什么都行了,真理多跨越一步就可能有成为谬误的危险,需要谨慎。我常想,从院士群体而言,特别是其中一些富有领导经历的院士们,是能从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高度发挥作用的。但具体到我自己,只是一个一直在科研第一线做具体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当选院士后,虽也努力多学习了解一些全面情况,但毕竟主要是努力在第一线的本职岗位上争取能发挥应有作用。我也因此为自己是否“称职”而惶惑不安。但无论如何,对待学问,‘要有自知之明’是我告诫自己的另一个警句。

4 思考是关键

  通过学习从书本和别人那儿取得知识固然是基础,但能否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关键还在思考。我曾向在国外的学者石根华先生请教过学习方法,他认为,‘我们在国内学的不一定比国外少,问题是想得不够’。他说他每天早晨醒来,要把昨天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犹如过电影似的逐一思考、清理和追索。我也曾经向心中敬佩的自学成才的周锡元同志(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请教过。他告诉我,他在探索一个难题时,常遍寻与之有关的各类资料、文献,从中比较分析,从不同方面得到启发以扩充思路,寻找突破口。他们的这些经验对我都很有启发,在工作中学习应用后,使我受益匪浅。我不止一次发现,自己一开始就自以为懂了的东西,往往是并没有真懂,只有在百思难解而感到困惑时,矛盾充分暴露了,才可能要接近‘真懂’了,我把这比之为‘黎明前的黑暗’。当然,尽管思考的方法可以各有千秋,但无论如何,我深信,‘知识’只有通过深入思考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才可成为可用以解决问题的‘智慧’;知识也只有成为智慧后才是力量,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会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而思考的关键是学会问‘为什么?’。这是‘学问’中的‘问’字的另一个方面。李政道先生曾说过“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要善于自己发问,而不只满足于已有的答案。至今我仍深感自己需要警惕‘思考不足’和‘发问不够’的弱点。其实,这在我指导研究生方面也有反映,表现为,我常安于尽量多向他们传授自己的想法和知识,给以答案,却疏于引导和启发他们自己多思考,多发问。至今我才逐渐认识到,研究生学习期间,导师的职责,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其中核心是独立思考和发问的能力。在善于思考方面,自问还有很大差距,因而始终把‘多思’作为治学的座右铭。

5 实践是根本

  对于实践是根本,我的理解是:首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研究更是如此。我所从事的专业属水工程领域,这是一门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以工程经验为主的古老学科,特别是我主要搞大坝抗震科研,其中不仅地震动输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大坝地震响应也十分复杂。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往往已很难解释实际观测成果和少量经受过强震的大坝的震例实情,需要有所突破,创新完善。即使在当今计算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虽然很多过去的难题可以计算了,但毕竟无论在数学模型的建立、参数的取值方面都有不少假定,因此需要尽可能通过室内外各类试验加以检验。当然,室内模型试验受到材料相似的限制,现场试验受到地震动输入模拟的限制。最主要的是要与实测资料比较和在震情实例中加以检验。困难在于大坝经受强震的震例很少,因此,紧抓震例不放,深入调研分析就极端重要。

  但对‘实践是根本’的理解,不只是一个‘怎么做?’的方法问题,更主要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目的问题。作为一个工程科技人员,我始终认为,‘为工程服务’是我们工程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科研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科研成果尽可能在工程实践中多得到应用。而不应只是为发表SCI论文、写书和获奖,也不是为了争取更多的项目和经费。我不是说完全不要那些,而是要摆正‘什么是根本’的问题。尤其是SCI论文及其数量,已成为了科技人员职称评定、成果获奖、博士研究生毕业的主要依据。我认为SCI论文,主要对基础研究成果而言,目前不失为比较公正的评定标准。但对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应把是否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作为主要评定标准。论文应当是基于经过工程应用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提炼,而并非是科研成果的根本目标。至少在工程界,这个‘根本’就是“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令我难以理解的是,一些高校,一面号召要把所主持的行业主要学术刊物办成被SCI收录的一流刊物,一面又大力鼓励把科技论文投到被SCI收录的刊物中去,甚至规定对被SCI刊物收录的论文给以高额奖金。目前我国SCI收录的学术刊物很少,如果把高水平的优秀论文都投到了国外,为国外的刊物‘打工’,又怎么能提升我国学术刊物的水平呢?我还曾听到一位设计院的总工说过,很多科研成果的鉴定都是国际先进、部分还是国际领先水平,可是他们在工程中被应用了的仅约5%。他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刺激和鞭策,促使我反省和牢记,研究成果要在实践中应用是根本。拿抗震来说,现状正是,我们的研究进展,赶不上我们正在建设的世界一流高坝工程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我也曾和一位要我评审论文的博士研究生聊过,他用商用程序计算了复杂的大坝非线性地震响应问题,但对程序的内涵了解不深,当问到他在大坝计算中的采用的参数的依据时,回答是,搞不清就用程序中的‘缺损值’。当然,这作为研究生论文着重于方法的掌握也许还能接受,但要从中得出可供实际工程的参考依据,就很成问题了。所以,我觉得要做到‘实践是根本’其实也是并不容易的。

  在我自己几十年的科研实践中,我还逐渐领悟到,只有踏实地在实践中点滴积累,才可能培育出创新和突破的萌芽。这一点在较普遍存在浮躁之风的今天,尤其重要。任何突破性成果的取得都要经过长期积累,在一次次具体、艰苦、并不显眼的实践中持续积累,才能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系统优势,萌发出创新和突破。看似一时偶然的灵感,实际源自长期积累的必然。所以,搞科研需要耐得住性、沈得住气。

6 团队是依托

  最后,我思考的是,团队在我成长中的作用。50年来我一直是在团队的培育下成长的,所有思路的实现和成果的取得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从个人成长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至少在工程界,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必须依靠团队群体的力量。特别在科技正迅速向纵深发展的当代,更是如此。当然决不是忽视个人的努力和智慧。因为,只有团队中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大潜力,群体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而任何杰出的个人,也只有在团队的成就中才能脱颖而出。团队是人才成长的土壤,脱离团队的‘拔苗助长’是不会成功的。回顾我在水科院水工结构工程抗震团队中的成长历程,我满怀对共同奋斗的队友们的感谢和深情。

  在反思中我更深深地感受到:科研团队是一个严密的整体,需要建立在良好的体制和规章基础上,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在任务和分配上力求公正、公平和公开,才能统筹兼顾,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在我负责科研团队时,坚持以研究室为核算单位而不搞课题承包,就是出于这样的想法。但光有这点还不够。更主要是:团队的凝聚力来自团队协作精神及和谐创新氛围,这是提高团队成员创造能力的关键;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来自“得人心”。团队应当是一个相互激励和可以依托的温馨家园,这是一种远超过‘工作条件’、‘收入待遇’等影响的力量。所以,‘尊重别人、依靠集体’是个人成功的保证。特别是作为团队中的学科带头人,除了要具有掌握学科发展方向和带领团队战斗的必要能力以外,以身作则地遵守制度,发扬民主,真诚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人,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如果经常首先为自己考虑,把一切都主要归功于自己,是绝对带不出一个能做出好成果的团队的,自己也不可能真正成长。我深感团队好比力学中的合力,每个成员都只是其中一个分力,合力固然有赖于分力的综合,但各个分力再大,如果不能作用在同一个方问,合力不会大。如果相互抵消,甚至会成为‘内耗’,再大的分力也发挥不出来,‘三个皮匠可以是一个诸葛亮’,但‘三个和尚也可能没水吃’。

  无论在苏联学习或在美国工作期间,我都感受到,我们中国人既不笨、也不懒,别人能做到的,经过刻苦努力,我们也一定能做到。但我也曾听到过,说有些中国人“单个是条龙,三个是条虫”。王选院士也说过他在美国华人间听到的一种说法,说有的中国人喜欢“打麻将作风”,爱孤军作战,看着上家,防着下家,盯着对家,自己和不了,也绝不让别人能和。我感到目前在科技界一些不利于团队建设的现象并不鲜见,是值得深思和警惕的人才成长障碍。我也相信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和团队精神的发扬光大,一定会相得益彰。

  若以上这些自己在实践中的点滴感悟,或能稍有助于年青学子的参考,自将感到无比欣慰。

7 后记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和共产党员,始终告诫自己要‘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因而从未曾想过要写什么自传。只是在中国工程院撰写院士自传或传记、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布置的‘老科学家学朮成长资料采集’的要求下,为完成任务而写就这个自述。也想借此审视一下自己走过的路,顺便记下尚还记得的片断忆念。

  自述内容是按自己逐年的思想和业务发展阶段,通过亲历的代表性事件,记述了在新中国培育下的一个知识分子的成长经历。记述了在我们祖国从百年贫弱饱受欺凌转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巨大转折中,一介学子的追梦人生。

  这里记述的首先是一个在风云变幻、社会巨变时代的知识分子,在动荡岁月的实践磨练中,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通过所经历的在新、旧社会间和极“左”与正确路线下的历练和比较,政治觉悟逐步提高的并不平坦的心路历程。是思想认识的升华缘于:正本清源,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令我更加坚定对在我们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国实际,迈向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拨乱反正,党对‘文革’的定论和对极左思潮的批判,从严治党,坚守革命本色,令我更加坚信我们党坚持正确路线的能力;抚今思昔,面对国力日益强盛、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站起来的祖国正在朝着富起来和强起来的方向迈进的主流现实,令我由衷热爱和珍惜改革开放后的今天;饮水思源,令我满怀对人民和党长期培育和关怀的感恩深情。这一切都更激发了我为圆振兴中华的中国梦竭尽余力的满腔热忱。

  这里记述的也是一个新中国培育下的科研人员,在和团队一起在六十年共同征战的过程中,从‘入门’、‘追赶’、‘跟跑’、‘并跑’到‘敢为人先’的业务上逐步成长的轨迹。它总结了在从事科研六十余年的边干边学、攀登和跨越的科研实践中所逐步形成的学术理念、观点和思路、以及在不断反省中的感悟和对“爱国敬业、勤学多思、”精神的拳拳服膺之心。我始终认为:如果说自己在科研工作中有点滴贡献的话,那都是在“为工程服务”这个实践的熔炉锻炼中、踏着前辈们开创的道路、在各级领导培育和整个团队和集体的协作下取得的。人生苦短,在耄耋之年回首以往的科研生涯,深感能做的和做到的毕竟是太有限了。常为此而不安和遗憾。所能聊以自慰的,只是基本上确是始终想到要尽力回报人民和党的培育,所以主观上还是兢兢业业、竭尽全力地做好本职工作的,如此而已。

  虽然这里记录的都是一个普通科技人员按其成长历程排列的、亲身经历的片断旧事和概括的初浅认知。但我希望,它从一个在新中国由人民和党培育的知识分子成长经历的这一个侧面,多少能反映出一些在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特点和客观环境条件下,我国一些知识分子中所具有的某些共性的思想和实践的心路轨迹。特别是也反映了‘文革’后,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就是我国知识分子的被重新定位和重塑了其劳动价值。使我国广大知识分子从‘文革’中的‘臭老九’一跃而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也望自述反映的自己毕生努力的实践,能为党的“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重在政治表现”政策的正确性和对严重歪曲了共产主义博大宽广胸怀的“血统论”极左思潮的批判,添加一个佐证。

  此外,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成长过程自然也离不开业务上的长期探索、反思和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在学术上逐步形成的理念和观点及思路和途径等的记实。期望这些也或许多少能为了解我国水工抗震研究的进展历程,保存了一些或可资备查的辅助性参考资料。

  自述中由于编写框架的安排,对个别情节难免会略有交叉重复之处。因年久易忘,个别细节的回忆也可能会有所不全、不准。受水平所限,有些想法、观点和认识更有待匡正和提升。但我主观上是坚持了所表述的思想和言行都务求真实有据的。因为我认同:‘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应当是撰写自述的基本前提和原则。

  在结束这个“自述”之际,我希望,它也许总会给人留下一点什么吧!这个“一点”,就是一个在新中国成长的知识分子和普通党员所应有的家国情怀和入党初心,以及其毕生的赤子心愿──盼亲爱的祖国始终沿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方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向共产主义理想奋勇迈进、愿自己能为此终生努力献出虽微不足道却确是尽力而为的绵薄之力。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18/10/30 15:25:47